百书楼 > 大楚第一纨绔 > 第0143章 誓死效忠

第0143章 誓死效忠


  十大‘军虞侯’的身份、背景、经历等等都呈明了。

  陈道玄一一看过,微微颔首。

  尤其让他看中的是‘闹海蛟’雄赞此人,还有他的义弟丁奎,因得罪‘沈阎王’而被双双下狱,可这俩人却是水道中真正有能为的猛人。

  自己正缺这样的水营领军人物,‘飞龙岛’的那位少主若愿投营,自己筹建孟州水师的计划就不是梦想,否则的话也就是临时打造一支巡河小队罢了,想建起水师没三年就想也别想的。

  当然,‘狼山五义’能来投效,也是让陈道玄喜出望外的。

  毕竟这五义虽也沾着匪贼之名,但他们不行恶事,只为惩恶扬善,更是信任一些。

  面明五义之首覃瑞还是个将才,独挡一面是没问题的。

  孟州卫有了这十位‘军虞侯’就等于有了‘龙骨’大架,以自己的新法治军,不出一年半载‘孟州卫’一定能叫这个世道‘瓜目相看’。

  他在覃瑞的名字上圈了个‘圈’。

  又在雄赞名上圈了一下。

  至于第一的‘裴域’,老汪给解释过了,此子乃是‘天魔圣子’,天魔教主的亲儿子,倒是没有想到他会受招进入‘孟州卫’。

  这都不能说人家是‘混’进来有什么图谋的,你要连这点心胸魄力也没有还行啊?

  而刘氏的‘刘应’,因不受其伯父刘靖的待见都有呈明写清,陈道玄看罢哭笑不得了,刘氏有银有势的,连亲侄子都容不得啊?在族中只给他个护院小头子做?

  也难怪刘应心中不服,干脆弃族从军了,哈哈哈。

  最后是个‘义勇庄’三少庄主李信,李裕的幼子,也是天生豪勇好战之辈,由此也能看出李裕靠过的态度,不然他岂会叫自己幼子投入‘孟州卫’?

  都是聪明人呐,看出孟州时局在大变,他们都在这里投注,万一不成跑呗,哈哈。

  你便是坐应的,也得允许人家下这个注,你组的‘局’腌臜也别怪人家跑。

  选择本来就是双向的,你能选,人家也能选。

  搁在这个世道中,也就是陈道玄了,换个一惯高高在上的‘官吏’,你想要个选的机会?你磕的头少了,贿的银不够,你连门都迈不进去,你想什么呢你?

  这年头儿的‘官家’可没给老百姓几条活路的。

  象孟州府每户限量发煤这种好事,前朝前前朝也是没有的事,做你春秋大梦去吧。

  一开始老百姓以为‘祈刺史’傻了吧?

  但是不是真傻了,还是另有图谋?且先看看再论也好。

  陈道玄觉得要改变孟州,先要从孟州老百姓最紧迫的问题上开始,哪怕冬季快要过去了,但至少还要冷一两个月呢,最冷的是十二月至二月,如今都三月了,发点煤再熬一两个月这个苦冬就过去了。

  中户都可能不觉得什么,可穷苦人在冬天被冻死的比比皆是,真不一样的。

  尤其这次征招‘孟州卫’军兵,陈道玄暗中给了个说法,‘专征那些穷苦人,瘦弱什么的都不是事,他们吃苦耐劳,经过一年半载的训练,他们就是最强卫军……’

  身体好一点的,吃不了苦还是个没用。

  另外就是,给穷苦人一条活路,他们家的青壮入了军伍,拿回了饷银,就能给家人们解决生计问题,也能够带动一下孟州最底层的市场。

  所以,一旦定籍入伍,当日就给发放三个月的饷银,让新入的军兵们先安顿好家小老幼的,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这种先发银子的招兵新制下,孟州卫还不给挤塌了?

  有人说,那些入了军籍的要是拿着银子跑了呢?

  只能说跑了的都是没脑子的蠢货,而且大都是老实人,给这样好的待遇他们恨不得拿命报效,又怎会跑了?何况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啊。

  随即,陈道玄就亲自去了‘孟州卫’,见了这新出炉的十位‘军虞侯’,再把薛举‘请’过来统军坐镇,此‘卫’成矣,且战力嗷嗷猛。

  当然,这些新兵还须严训两个月,用自己撰写的《新兵统训法》,自己于后世当过六年兵的,怎么训练新兵太清楚了,还准备搬后世一些军中规矩,更要竖立起军兵对‘军旗’‘军礼’的重视心理。

  说到底就是培养‘军魂’。

  一支军队没有灵魂,那肯定一打就散,充其量只能是乌合之众。

  军魂其实就是这群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没有一个大的目标是无法凝聚军心的。

  那么,什么才是能叫他们为之奋斗并勇于奉献生命的大目标呢?

  老百姓什么也不懂,可有一条他们懂,他们要吃饱穿暖,要家人一起好好活着,这是他们最朴实也最简单的一个‘目标’。

  把这个他们都奢求的‘目标’当做军魂来塑造,他们就跑不了。

  于是,陈道玄在‘孟州卫’大讲特讲平民老百姓的苦与难,如何改变呢?就是要你们去保护一切民生相关的东西,谁要是做不到,就是背叛自己的亲人,背叛这支军队,背叛自己的良心,死了也要下地狱。

  真狠呐,对于封建残余还根深蒂固的老百姓们来讲,他们就怕死了下地狱,一个个噤若寒蝉一般。

  “……我‘孟州卫’将是大楚第一只全新改制后的军队,它就是贫民老百姓的‘子弟兵’,哪一个敢在军兵外欺负穷苦老姓百,军法严惩之,甚至就地处决、枭首示众,尔等自己就是穷苦人家的儿子,有什么脸面去欺负穷苦人?在军中作威作福、欺上瞒下、阴私贪婪者,一经报举报查实,枭首,阖家老小发配边境与披甲人为奴,尔等不怕害了自己的家人,就尽管来试试?”

  “……”

  大校场上寂静无声。

  但一双双灼热的目光都死死盯着帅台上的‘陈钦使’。

  下边侍立的一排‘军虞侯’中那个‘裴域’,他心说,此人鼓惑人心和拿捏人轻肋的手段真是厉害,以后再没‘天魔教’什么事了,便是天师道的鼓惑也在生民看不实质的情况下会丧失人心呢,毕竟这边发的是真金白银,你给两张破道符有个毛用?

  道符能吃了抵饥?擦屁股捎用点劲就能抠烂了糊一手屎。

  “……无规矩不成方圆,军中的军规更须森严,知法犯法者,罪加一等,军旗所指,便是尔等冲锋陷阵的方向,阵前畏缩不前或临阵逃脱者,督军队的神臂劲弩直接射杀,凡因此殒于阵上的,一概不允抚恤,并取消其亲属被赡养的资格,只有勇往直前殒于战阵上的才是英烈,其亲属家人将一生受到‘孟州银司’的赡养,为其父母养老送终,将其子女养至十八岁,安置入卫军或司吏,这是英烈的待遇,其遗下的寡妻是我等孟州卫都要敬称‘军嫂’的存在,哪个敢辱,不论他是权贵名门,又或巨绅子嗣,统统枭首以慰英烈之魂……”

  “誓死为大人效忠。”

  不知哪个先喊出这句话。

  下一刻就汇成山呼海啸的一片,“誓死为大人效忠。”

  是的,就是为‘大人’,而不是为什么朝廷,毕竟朝廷没发银子给我们啊,谁发银子,谁养我等亲人,谁就是我们的‘亲爹’。

  帅台后面站的杨真、秀芸、张东泰、周钧等头皮发麻了,下面塞满校场的近万人,群呼一句‘誓死为大人效忠’,此起彼伏,直冲霄汉。

  怕是不太远的孟州城里都听到了吧?

  近万人?

  没错,就是近万人。

  刘三坤这个憨货说应招的‘兵’太多了,赶都赶不走,六干早就满了啊,可还有三四干怎也赶不走的,就这,卫营外还要继续报名的尚有大几干,还有继续赶来络绎不绝的。

  孟州卫可算惹下了‘征兵’的大祸了,这征都征不完啊。

  后来,陈道玄和小姨母杨真、秀芸、刘三坤等人一商议,要不再筹建一个‘预卫营’,平时也军训,然后帮着巡街护河执法,甚至充当银司的‘护卫’,‘孤儿庄’‘养老庄’的临役,横竖也不差他们那点饷银,总比撒手不管让他们跑回去又做山贼土匪要强吧?

  于是,‘孟州预卫营’成立,收容额为5000人。

  据说,当天就满了,来晚的趴在营门外那个哭啊……真无语了。

  今日,陈钦使至孟州卫训话宣讲,‘预卫营’5000人也在啊,一个个听的是热血沸腾的,这不是什么官样文章场面话,而是给军民的一个承诺,直入他们的心坎之中。

  他们本来就是担忧亲人家人,一旦自己死在战场上,亲人无依再无靠,日子必定凄苦难熬,如今陈钦使给出这般‘承诺’,一个个还不争破头的往里钻啊?

  随后,陈道玄把新制定的军规《孟州卫与民共建军法若干》宣讲了一番,每一条每一款都没有离开贫民老百姓,但凡孟州卫军兵,只要出了军营,就不得做半桩半件扰民欺民之事,一经发现,严惩不贷,而且其上官亦要负上不可推卸的连带之责,你的兵,管不好就是你的责。

  只有森严的军法才能打造出绝世强军。

  光给银子就能强军?那是你想多了,慈不掌兵啊,肯定要见血的。

  接下来的几日果然有出了军营冲撞了贫民百姓的事,‘军监外’的第一任黑脸‘军监使’孟节,就直接砍了七颗脑袋。

  当七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孟州卫营寨门楼上时,全卫肃然。

  原来不是吓唬人的啊,是真的砍头?

  从这头开始,孟州卫的军兵再不敢‘嚣张’。.


  (https://www.baishulou8.net/xs/1283273/10970947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