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这倒霉后妈她不当了【七零】 > 第四十三章 通知

第四十三章 通知


关晴天哭着跑回家里,把关平海和李文清吓了一跳,以为又出了什么事情,

可她怎么都不肯说,李文清少不得提起郑珊:“怎么回事啊?你再不说我可只能去问郑珊了!”

她还没发现关晴天最近和郑珊闹脾气,只以为她最近心情不好。

可她提起郑珊,关晴天却是变了脸色:“郑珊郑珊,你为什么总要找她?”

关平海拦住她:"晴天,你怎么和妈妈说话的!"

关晴天打定主意破罐子破摔:“我怎么了!”

“你们让郑珊哄骗我离开雷强,你们用郑珊想要的成绩单和证明信来诱惑她,她做到了,你们还不满意是吗?”

李文清和关平海面色一变,有些心虚:“这......你知道了?”毕竟是背着女儿的事情,他们当父母的虽然是为了关晴天好,但也心虚:“那什么,雷强也不是个好人啊。"

关平海看了一眼女儿:“再说,我们也没白让郑珊帮忙,她想要的东西都给了她。”

关晴天哭得更厉害:“对啊,我是你们的筹码,她利用我,你们也利用她。”

这话说得可就太重了,李文清想要解释,可关晴天根本不听,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李文清头发都白了几根,心中满是后悔:“老关,你说这可怎么办啊。”

关平海倒是稳得下心:“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现在后悔也没什么用。”他心中自然难受,被自己的女儿指着哭诉,他是心疼又后悔:

“以后,我们再也不这么做了。”

李文清又想起郑珊:“今天晴天这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郑珊说得。”她有些埋怨。

关平海还有理智:“应该不是,这事对她没好处。”他安慰李文清:“晴天知道这事,对我们两个都这样,更何况是郑珊?肯定是闹翻了。”

“唉。”李文清叹气:“真是造孽,郑珊多好一姑娘。”她知道郑珊的不容易,但却没和家人说,背后说别人的痛苦,哪怕是情有可原,但也太过伤人,她又叹气。

“说到底,都是雷强这人。”关平海神色更冷:“我明天去问问情况,最好让他在牢里呆两年,这样,晴天去读大学,咱们也心安。”

两人又说起女儿的未来,纵然女儿怒斥他们,他们还是想让女儿好好地。

可怜天下父母心,却不知道这些对关晴天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回到学校,郑珊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考完后学生都有些焦虑,毕竟是摸底考试,万一真没考好,就算学校没说什么,他们也没法再待在学校里面。

从省城回来的李文健拿着成绩单过来,他和几个老师熬夜批改试卷:“今年一共是一百六十二位高三学生,成绩排名在这里,大家都看看。”

他看着下面的郑珊,夸了她一句:“其中郑珊同学的英语最好,只有她一个人拿了满分!”

全班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珊身上,随后掌声响起,郑珊端坐在课

桌前,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成绩单下来后,郑珊排名第九名,她仔细检查了试卷,主要是政治方面拉分太多,她到底没什么感悟,对此只能多看多学。

钱晓晓拿着自己的试卷,不敢多说一句话,一共一百六十多个学生,她考第一百名,她有些担心要被强制回家学习。

她以为郑珊会说些什么,但郑珊一句话都没说,她也没空关注其他人。考试成绩下来后,成绩靠前的人隐约成了班里的小老师,就连郑珊每天都要在讲台前领读一段英文段落,老师还夸她标准。

郑珊:能不标准吗?我唯一的消遣就是听英文歌。

郑珊思路清晰,解题很快,就算不会的问题也会细心记下来,第二天再给出答案。

班上的人都觉得很神奇,问她难不成梦里还在写题。

郑珊开玩笑:“对呀,我梦里有个老师,我不会的就问它。”旁边同学笑作一团。

远处的关晴天看着她,有些陌生。

她从来没有见过郑珊这样开心。

郑珊在她面前也挺活泼,只是总有一股莫名其妙地轻愁,对所有事情都很无所谓,所以她才会那么信任她,一个无欲无求的人能对她做些什么呢?

后来她才发现,她错得离谱。

你看,她现在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才这么开心。

而她不过是个垫脚石。

关晴天觉得自己应该愤怒地撕烂郑珊那张笑意满满的脸,可事实上,在听见郑珊成绩时还是忍不

住开心,为她骄傲。每天早读时她总要偷偷溜出去听郑珊读课文。

好在像她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知道郑珊英语成绩好,少不得多听多学。

郑珊人缘不错,学校生活还算轻松愉悦。

钱晓晓却处境一般,她学习不好,性格也不好,又总是带着城里来人的高傲,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她和郑珊的约定,不少人都准备看她笑话。

幸好学校没准备强逼学生回家,她还能在班上学习。但她却怎么都静不下心,尤其是看见同学对郑珊的推崇,她有心想要说出郑珊是个破鞋,但又没讲,想要把这个当成杀手锏。

她一边嫉妒郑珊,却又每天躲在一边偷偷听郑珊给别人讲题,郑珊被同学提醒后也不在意,都是同学,这些小事她没空计较。

春天,杨柳飞絮扰得校园里学生喷嚏此起彼伏,郑珊实在受不住,带着口罩上学。后来竟然成了潮流,人人都戴着口罩上课。

钱晓晓一边嘲讽她事多,一边自己也做了几个口罩。

1978年4月,有学生飞奔过来报信,手中扬起一张报纸:“今年还会有高考!”

人民日报!

校园中的喇叭沙沙响起电流声:“咳咳......”

"关于1978年高考,中央文件指出......全国统一命题,夏季再次招生。各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要为考生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热情地组织和支持考生复习......"

“高考!”

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喊一声,带着哭腔,不少学生也是脸上带着笑容,眼泪却流了出来。他们很多人都在观望,来这里学习算是豪赌,家中没钱没人,一直没准确的消息,不知遭受了多少压力。

有些人三十多岁,甚至还有哺乳期孩子,一边抱着孩子哄睡觉,一边思考这道数学题怎么解。

郑珊站在人群中间,听着沙沙电流声,闭上眼睛:她终于等到这一天。

学校反应迅速,马上组织着报名缴费,一个人暂收五毛线报名费。郑珊拿着学力证明信第一个交钱报名,得到了那张盖着红印的报名单,她小心收好。

班上有外地女知青嫁到了这里,家中不给钱报名几乎要哭死。报名最后一天,郑珊犹豫许久帮她报了名,让她别声张。

却被钱晓晓看到,她捂着自己的脸,为了五毛钱报名费,她被张二山打了一顿。

因为她每天上课不干活,家里还得管饭,说好的她做饭洗衣服她也不干。家中不满意,要钱时自然不给,钱晓晓直接偷了五毛钱,被发现后把钱藏进嘴里,差点咽下去,这才交上报名费。

她看见郑珊帮那个三十岁的女知青,却对她不闻不问。

钱晓晓眼中闪过狠毒光芒。

听说教育部还编写了考试大纲,学生和老师都坐不住,老师赶紧开介绍信前往省城找资料,几个老师抄了几个晚上才拿来一本,郑珊也投入抄题大军中,几

个晚上没睡一点都不觉得困。

再后来人民日报发出短评,要求各级领导听取广大青年的意见和要求,给他们时间复习功课,统筹安排学习和劳动......采取不正当手段阻拦考生复习的行为是不对的。

那个带孩子的女知青也把钱还给了她,说家中现在很支持.....

再后来,学校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太多学生吃住在学校,饿了就喝凉水,冷了就站起来跑两圈,困了就趴在桌上睡觉......

择优录取、不看成分公平公正、增设五十多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允许大龄青年工人可以带工资读书......越来越多的好消息春来。

希望,熊熊燃起。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50/1111108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