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刘辩,三兴汉室完整版 > 第364章 不敢失君子之望也

第364章 不敢失君子之望也


防患于未然,听起来很正确,但……代价是什么呢?

    对于赵融来说,代价就是百姓们需要在此大雨天气冒着风寒的风险干活。

    有些贫寒百姓连衣服都常年只有一套,更别说足够挡雨的斗笠蓑衣了。一场大雨,引发的病症便足以击垮一个人。

    假如……赵融不得不考虑一个可能性……眼前这场雨似乎看不到尽头,可要是冒着风险修好的沟渠还没派上用场就天晴了呢?

    错误决策造成百姓伤亡的责任只有他能背负。

    赵融没能立刻做出决定。

    赵温虽希望赵融能立刻做出决定,却也知道赵融将会承担的压力,并未催促。

    单在雒阳北面的黄河边,便能明显地感受到水量的变化。

    赵温也知道自家府君素来贪吃,体形就是最好的明证,没有推辞。

    赵融又想到了曾经跟随皇甫嵩组织屯田的岁月,个中艰辛犹在眼前。

    对于赵融的决定,刘辩自然是全力支持。

    正因如此,他才万分纠结。

    ……

    他忽然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憋屈了——这这片土地上的,是他数年的心血……若让这份心血被莫名其妙的洪水冲走,那他这几年流的汗、减的膘,不就白费了嘛!

    赵融有了决定,饭也不吃了,立刻出了家眷居住的后院来到郡府的前衙,命人立刻传赵温前来相见。

    然而,为什么心中总觉得憋屈呢?

    赵温知道赵融此时见自己必是心中有了答案,笑道:“我知府君必会再见我,是以只在府外车中等候,不敢劳烦府君久候。”

    而扶风面对的最大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扶风人自己解决。

    他本可以心安理得的什么都不做,但如今知道了这些,却再也心安理得不起来了。

    他也不知道这场雨会下多久,但过去数十年来的极端气候太多了,别的不说,光是中平六年,雒阳从六月开始直接就是三个月的阴雨天气,不见放晴。

    渭水横穿右扶风,在京兆尹长安县之畔与泾水合流,继续前行,并在弘农郡华阴县汇入黄河。

    赵融在任期间组织恢复了许多两百多年前的沟渠,有些与重新开掘无异,对于水利这块并非一窍不通,知道舆图上谋划的可行性。

    何颙却不听劝告,甩开拉着他的手,口中振振有词——“开挖沟渠,开拓河道是我支持的。岂能说完之后,只让你们冒风险?这样传出去,岂非让旁人笑掉大牙?”

    “听说陛下在鸿都门学专门设立了医科,而今扶风正处缺医少药之际,府君不妨上书陛下,请陛下下令援助!”

    对伤寒研究更进一步的张仲景才从交州归来没几个月,也被刘辩拉了壮丁。不过张仲景医者仁心,也很乐意去扶风。

    赵温道:“为大事计,何思一饭?”

    “何公,这些活就交给年轻人去干吧!”说话的是个太学生出身的县吏,他早就听说过何颙的名声,早有仰慕之心,只是以往没有机会相见。

    大批的雨具、药材、锸(铁锹)等物资也都在刘辩的支持下开始被送往扶风。

    还是保守点好,他还能继续吃炙羊肉。

    右扶风渝麇县。

    其上沟渠、支流标注分明,最终将能引水汇入横穿右扶风的渭水。

    关键在于,这场雨会下多久?

    雒阳。

    他的妻子儿女看出了他的纠结,却都未多说什么,只是将炙羊肉推得离赵融更近了些。

    两人相视一笑,很快投入了正事,对着舆图规划起来。

    而且,他也是真饿了。

    医者,包括鸿都门学医科的学生们,也都被安排去了不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病症开出张仲景和华佗给出的对应的药方。

    待到饭点,一顿能吃三碗饭的赵融罕见地吃不下去饭了,原本他最爱的炙羊肉如今入口仿佛味同嚼蜡。

    说着说着,赵温的肚子忽然响了两声。

    他并没有因为何颙被以一种类似发配的方式送到这里种地而改变态度,而今终于见了何颙,言谈间很是敬重。

    哪怕这次是在与天斗!

    有备无患。

    没多久,郡吏便领着赵温前来了。

    赵融又朝嘴里塞了一口带着热气的炙羊肉,就算他什么都不做,就算右扶风真的发了大水,可这是天灾……人力有穷时!

    赵融自责道:“我自己吃了个半饱,却未曾考虑到子柔还饿着肚子,实在是我的过错。”

    赵融迎来赵温后,不禁问道:“子柔未走?”

    原本预料中百姓们对于冒雨干活可能会产生的抵触情绪并没怎么出现,更多的百姓如新乡一般,希望保护好他们来之不易的家园。

    “只要谋划得当,未必会有多少伤病。”

    连绵大雨之中,右扶风正在赵融的牵头组织之下开始了预防大水的行动预案。

    此次治理,足足让黄河稳定了六七百年,只能说感谢先人的付出。

    送走赵温之后,赵融又回到了先前与赵温说话的房间,赵温留下的舆图还在。

    “现在雨大,何公快去躲雨吧,要是受了风寒就不好了……”

    他既可以去赌雨水不停,也可以去赌雨水明日即停,倘若是后者,他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对的。

    而此处震中华山,就位于华阴县。

    赵融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道:“食不饱则力不足,恰好我亦没吃饱……边吃边谈……”

    说罢,马上让人准备饭食。

    好在现在刘辩不用担心黄河水患,新莽时黄河变道,后在明帝时举倾国之力发卒数十万,以王景、王吴二人为主副主导修渠筑堤,耗时一年,花费过百亿钱。

    赵融面露笑意:“不敢失君子之望也!”

    “斗笠蓑衣可以先行筹备,姜汤热饭也可先行准备。”

    偏偏严酷的现实决定了,他这么越是迟疑,应对风险的时间就越少。

    ……

    这些,是刘辩能提供的最大帮助了。

    作为黄河最重要的一条支流,渭水的水位因为连续降雨而暴涨,而这段时间虽以扶风降水最多,其他地界也不都是晴天,黄河受其影响,向世人展示了其汹涌澎湃的野性一面。

    “你莫要再劝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多挖两坯土。”

    “好,只是何公要是身体不适,定要去避雨……”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451221/1111076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